12月23日,36氪首届跨境电商峰会在深圳举行,今年我们以“新跨境、新企点”为主题。
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在过去5年增长了近10倍,在亚马逊上,中国品牌卖家完成品牌注册的规模从2017-2019年就增长了10倍。如此大的市场,也不断吸引资本和人才涌入。
在跨境电商进入2.0时代关口,旧的时代红利已经消退,新的品牌红利开启。如何在关键链条成为最重要的公司,成为行业最关注话题。但只要拥有好产品,始终能得到用户认可。
所以在此次峰会上,36氪邀请了纵腾集团副总裁李聪、行云集团联合创始人王砚耕、TikTok电商跨境业务负责人石奔、腾讯云出海解决方案总架构师郑东、亚马逊全球开店大客户拓展及运营总监潘琪、山行资本董事总经理吴莹、真格基金副总裁秦天一、浅月资本创始合伙人戴琳琳、SellerX中国区投资负责人杨凡易等嘉宾共话行业趋势。嘉宾们分别从资本、第三方平台、物流支付、新渠道等多方面给出了自己专业判断和建议。
以下是“跨境电商创业投资新机遇漫谈”主题圆桌论坛实录(经编辑):
主持人(韦雯):各位嘉宾好!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的圆桌论坛,我是这次的主持人,36氪分析师韦雯。这次论坛有幸有请到了投资圈的四位投资人,首先请各位介绍自己。
吴莹:大家好,我是山行资本的吴莹。很高兴能够在36氪举办的跨境电商大会上见到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基金。山行资本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的创业者基金(Founders Fund)。我们的两位创始合伙人,赶集网及瓜子二手车的创始人杨浩涌和网易新闻的创始人徐诗,都是优秀的持续创业者。同时,山行资本还拥有多位由顶级企业家组成的风险合伙人团队,我们致力于帮助创业者链接核心资源,陪伴创业者不断打破边界。我们对于创业以及如何打造一家优秀企业有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在行业里面找到最优秀的创业者,陪伴创业者一起成长,做创始人最长久最亲密的伙伴。
在投资领域,我们投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比如悦刻、理想汽车以及跨境电商领域里的全量全速等优秀公司。我们对科技、消费品长期保持关注。
戴琳琳:很高兴认识大家!浅月资本成立于2017年,跨境是我们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在关注的领域之一。从最早服务跨境电商的电商平台、卖家建站工具、再到跨境物流服务商、Saas、品牌卖家。我们服务了一系列中国的出海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协助了很多海外本土公司的资本化需求。这个领域浅月大概服务了28家头部企业,他们都拿到了国内一线机构的投资。
从去年开始,在浅月资本内部我们就不叫跨境赛道了,而是全球化。我们很多客户从day1开始就在做全球化的组织研发、生产、协同以及管理。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公司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浅月会坚定不移地陪伴这些伟大企业航洋出海。
张莉:大家好,我是浩方创投的张莉。今天是一个特别的场,一看全是美女,加上我自己。
应该说浩方创投实际上有很多特别的标签,第一个标签是它有16年跨境电商的积淀;第二个标签是做早期,它作为创业者的陪伴者,陪伴创业者快速成长;第三个标签是高成功率,可以说在我们投资的七八十个跟跨境相关的项目里,应该说在今年比较冷的跨境电商氛围中,他们并不冷,因为这里面有5家跨境电商的垂直类、产品类公司成功地拿到了资本的融资。应该说非常优秀。
所以说这几个不同的标签,也铸就了浩方创投它有不同的投资选择,我们也希望借着更多的机会能够触达到这些优秀的创业者,陪伴他们成长,在他成长过程中,也铸就我们浩方的成长。
我今天的身份也很特殊,第一我是浩方集团的副总裁,同时也是浩方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在15年前,我们走进了跨境电商这个领域,5年前我们开始发现中国走出去的这些创业者,尤其是产品型的创业者他们的一些机会,所以我们创造了浩方创投这个板块,也希望接下来我们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业者,同时能够更跟创投机构们合作,把跨境电商领域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杨凡易:好,大家好,我叫杨凡易,我是SellerX集团的中国区投资负责人。Seller是卖家的英文单词,X就是英文字母,也有中国卖家会叫我们SellerX。所以大家叫我们什么都没关系。我们这个商业模式是说为跨境卖家提出一个完全退出的方案,就是我们公司是做亚马逊店铺收购,也会看独立站等等。
刚刚36氪的李总在开场发言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模式,其实刚才真格基金的秦总用我们今天的天气比喻整体出海赛道今年的状况,可能有一点审慎乐观的意味,但是幸运的事情是我们这个细分赛道今年还是非常非常火的,今年应该是店铺收购的元年。
SellerX我们是一家德国的公司,欧洲起源,14个月前成立,拿到了7亿美元的融资,也是上个月宣布成为独角兽企业。我们收购亚马逊店铺,从小到大,100万美金销售额到4000万美金销售额我们都会看,我们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运营团队,所以我们自己是把店铺拿过来做运营,是一个品牌运营集团的模式。
不知道在场的卖家朋友身边或多或少的会不会听过说今年把自己手里店铺卖掉,然后彻底躺平的这样一个成功的故事,如果对类似这种退出方式感兴趣的话,也欢迎会后跟我和我的同事作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韦雯):谢谢各位的介绍!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是一起关注着跨境电商的赛道。据相关数据,上半年整个跨境电商的资金量是达到了70亿,我们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赛道。想问一下大家,今年对于跨境电商创业和投资有哪些观察和思考?
吴莹:山行资本关注跨境赛道很长时间了。我特别同意刚刚嘉宾的观点:我们说的“跨境电商”不仅限于「跨境」,更精准的描述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短期的风口性机会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机会呢?是什么动力在促成全球化呢?这是我们过往去尝试理解产业变迁的重点问题之一。
我们认为跨境是一个系统性机会,可以分享几个数字:
首先,在宏观经济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却高速发展。2021年中国跨境B2C电商的GMV相比2019年疫情前增长了一倍多,成绩非常亮眼。目前中国的电商化渗透率是30%,海外则远没达到这个程度。我们认为随着海外在线消费渗透率的提升,行业会有可观的发展机会。
其次,新渠道带来新的用户触达能力。除了Facebook、Google以外,还有包括TikTok在内的许多新渠道增量,为大家带来更丰富、更多元地触达国际用户的可能。
再加上中国拥有众多全球范围内最有优势的产业链集群,如服装、小家电、3C电子等,中国势必会有优秀的企业能利用好这一优势,并通过全球化渠道做到全球用户触达。我们认为跨境电商目前还只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未来还有长期系统化的机会。山行资本会长期关注这一赛道的发展。
主持人(韦雯):谢谢吴莹总!确实我们中国有非常完整的供应链,在2020、2021年整个跨境电商的增速是同比来说增长得非常快的,的确。我想问一下浅月资本的戴琳琳总,对这个话题有哪些分享和思考?
戴琳琳:这里我补充一点,因为我是2015年开始在看跨境相关的一些企业,到今天大概是6个年头,中间其实有好几波不同的公司。我们最早2015-2016年看得更多的是电商交易平台,包括一些想要做基础设施的的电商公司;2016-2017年,那个时候印度市场也很火,东南亚市场也很火,那些新兴市场里面一些中国人出海想去做的事偏基建;等到2017-2018年的时候我们会看真正意义上的DTC,即从后端开始数字化整合中国的供应链,再基于电商平台做数字化运营,到再往前端,C端用户数字化的体验与即时反馈,从而把整个链条打通的一个商业模式。
回到亚马逊卖家这个点,浅月没有把亚马逊卖家当做一个赛道来看,而是一个渠道。去年行业交易热度最高的时候,反而我觉得今年这个情绪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是一个好的timing,你可以停下来想清楚你的定位:如果你是个消费电子公司,当你面向全球市场时,你是不是在产品上具有竞争力?你是不是最能够洞察用户的需求?到底你企业的内在发展驱动力是什么?而不是去思考怎么做亚马逊运营,怎么做谷歌或脸书的投放。我觉得这是要大家彻底冷静地想清楚,即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果你看未来十年的发展,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我相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定是全球化。
在这个市场里面,我们今年也看到像Tik Tok,包括像快手这些公司,其实重新把全球化又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所以我们相信未来的十年是中国所有的公司一起把全球化的基建做起来,这里面能够诞生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我们看一家公司,不仅看他们中国市场能做多大,更关注未来十年它有没有机会参与到全球化竞争,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卓越公司。
所以我们内部觉得全球化这个主题重新打开了这个领域的天花板,对于每一家公司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包括浅月,这就是我们这些年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主持人(韦雯):确实是一个比较新的思路,从关注一个风向到商业的本质。我想问一下张莉总对今年火热的跨境电商赛道有哪些思考和观察?
张莉:从业15年跨境电商,我觉得今年是特别的一年。应该说今年开始,我觉得跨境电商终于走向了理性的、有序的、规模化发展路径。
因为2015年甚至更早跨境电商,经历过小包,经历过大卖的铺货,这次亚马逊事件,其实是让更多跨境人理性看待这个行业应该怎么去发展。我觉得这个事件其实是一个历史性的,我觉得是一个转折性的东西。
经过这一次事件之后,我觉得更多的卖家们会去思考真正我的竞争能力是什么?真正的在出海的路上应该有哪一些能力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的服务设施企业、中国的服务企业能够去夯实自己的能力的?我觉得这一点特别特别的重要。其实这一点也让我们很多的真正的品牌公司,这些制造业能力非常强劲的,研发迭代能力很强的这些公司,终于有机会让自己的品牌展露在世界的舞台,让他们能够跟现在传统世界的那些产品品牌去匹敌,他们可以跟这些传统的大牌站在同一个页面上,用他们的高专业度和高性价比,去PK世界一流的品牌。我们陆陆续续看到了这些机会,这也是我们从业15年以来最兴奋的一年,可以这么说,确实今年很多跨境电商遭遇了很不幸的一些待遇,但是这是沉痛的一刻,这一刻带来的是后续我们强劲的腾飞。
主持人(韦雯):谢谢,确实是对我们跨境电商行业比较大的一个转折点。那么SellerX业务一方面是做相关收购这些卖家和品牌的,对于今年的一个情况您有一些怎样的观察?
杨凡易:我觉得跟几位的感受可能很相似的是,我觉得今年对于卖家来讲也是一个机会吧,就是说跨境电商整个生态系统趋于一个成熟,包括我们SellerX这种偏向收购和整合的公司会出现,也是为卖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退出的服务。如果我们把跨境电商做店铺做品牌比作一个高速公路,我们之前可能出口非常的少,大家可能看到的是一路向前,或者在紧急车道停下来,可能没有一个很好的出口。但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譬如说可行的出口,比如说遇到优秀的股权投资人,这是一个出口,也可能会遇到我们SellerX的公司,把您的店铺做一个收购,或者做一个两年退出的方案,我觉得这些都是为卖家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服务。就是说,您手里的小店铺大店铺或者是超大型的店铺,都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归宿,不是说让大家在一条看不见头的高速公路上不停歇地进行一个运作。
我觉得今年的一些事件也会让卖家思考说,是不是应该借助资本的力量,或者是不是应该借助一个品牌集团的力量,把我精心培养的像孩子一样的店铺交出去。所以我觉得今年的这个契机其实非常好,催生了我们这种整合的品牌集合的出现。
主持人(韦雯):谢谢分享!刚刚各位也提到了我们近年来的一些事件的转折,孕育了很多的机会,比方说对于整个业态的整合,它的迭变,包括一些新的公司,比如说SellerX的出现,都带给了这个行业机会。那么想问大家,在今年的市场里孕育了哪些比较新的机会和机遇?大家又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公司?
张莉:应该说今年我们其实作为浩方集团来说收获满满,因为在这个期间,我们之前投资孵化的,同时也在做跨境电商运营服务,有5家企业成功地拿到了不错估值的融资;第二,我们自己也拿到了不错的融资;第三,更多的是我们在这方面找到了更多的成功的方法,包括一个新的产品、一个新的品牌在亚马逊上怎么样经历爬坡的阶段,从0开始,到100,到1000到10000,这个过程我们已经有非常详细的方法论。
同时,我们在不断夯实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做减法。应该说15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减法,从最开始的自己做自营大卖,几十万个SKU做过,几十个电商平台做过,聚焦到现在只有亚马逊,只有美日欧,只有全产业链的服务,目前只有200多个品牌,也只有1000个SKU。
其实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有多么阵痛,但阵痛的背后是什么?我们学到了更多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新机会。所以我特别想讲讲这个行业的新机会在哪里?从供应链端要有非常强的产品,说句实话,不管是怎么样的一个运营服务,怎么样的一个流量的导入,最终决定成败的是产品,产品不仅仅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所认为的品质,而是海外终端客户最终的体验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是要跨越鸿沟的,这条鸿沟实际上亚马逊的平台跟制造业企业之间有一个巨大的gap,这个gap是由来填?我相信是由中国电商当中众多的服务者来填。我觉得这上面会催生大量的投资的机会,大量的企业会从这里冒出来,因为其实服务也是一样的,是学习做减法,做精,是要做子弹头,而不是要一把散沙。原来那种一把散沙撒出去这种效果,最终没有任何的竞争能力。要每一个板块的服务者,每一个领域的服务者,或是基建设施,都必须是这个领域的子弹头,所以这个行业我觉得也是一个筛沙子的过程。
主持人(韦雯):吴总您有什么要补充的思考?
吴莹:其实特别同意张总的观点。山行资本在看跨境电商产业的投资机遇时,会思考一些底层问题,比如跨境电商企业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当前产业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提炼了一个词,叫「产品定义权」。过往中国企业只负责制造,充当世界工厂的角色;而海外企业洞察用户需求、定义产品,他们拿走了产业链里最高价值环节和最大利润空间。
未来,中国的企业要真正走向全球,要从Made in China走向直接服务目的地市场的消费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拿回「产品定义权」。
随着行业发展,用户触达的在线化与数据化,我们已经能看到了不少能够做好全球产品定义的企业。包括SheIn在内的许多中国企业把供应链优势和国外需求连接得非常紧密,它们重新定义了产品,并对供应链进行更高效调度。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长期的机遇,即做好需求洞察、产品定义和供应链组织调度。
主持人(韦雯):好,我想问一下戴总,您作为一家服务型的资本机构,在服务过的这些投资机构,包括一些创始的团队中,有得出哪些您觉得可以分享的建议?
戴琳琳:这里面我们可能看到的是几类公司,就是我们内部会看的,一个是相信整个跨境或者说中国公司未来更广阔的参与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有一类企业是做基建,或者做相关的电商服务,包括像SaaS、数据服务,包括像支付、物流服务,这一类公司我自己觉得长期是有机会的。
展开来说,有一类是原来国内做TMT创业的业者或者是相关产业带的一些人,他们可能在做中国跟海外嫁接的一部分业务。
还有一类机会我们认为每一个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品类都有参与全球化的机会。比如去年最火的是亚马逊上的消费电子公司,它非常符合亚马逊的需求,所以像消费电子我觉得是一个长期有机会。但未来它不仅是以运营驱动,而是依靠产品创新为驱动,这个品类我们是觉得可能更多还是看产品,而不是看渠道。
像我们今年还有服务一些家具公司,直接day1就D2C,掌握的是全球的供应链,他们可能有一部分沙发在中国做。未来中国公司或者是华人他们即能掌握新的供应链的优势,还懂用户懂电商运营,你未来构建的是一套直接从产业链、供应链再到前端的用户运营,这一类公司是有机会的。
除了家具外,中国有优势的品类像消费电子、母婴、玩具等垂直品类,都是有极大机会的。
此外,浅月资本还看到一类ToB企业的机会,过去可能中国就是纯粹代加工,但不断有一些中国的企业自在整合供应链,他们自己能够直接做面向海外的用户,做履约做产品定义做产品开发,所以这部分企业可能重新又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比如像汽配、工业品、化工品等。这需要每一个产业带的企业家或者创业者去审视以及整合中国在这个品类里的集约化优势,然后去拓张海外市场
最后还有一类机会,这个可能跟跨境电商这个概念有一些差异化,就是day 1就在做全球化的infrastructure,包括像云原生,以及底层的一些数据化服务,这也是浅月资本内部在关注的。
主持人(韦雯):也就是说除了一些基础设施,还有一些深专产业链的公司,另外跨境电商赛道国内比较火热的三类是服装、家居以及我们的服饰品够,想问一下我们SellerX的杨凡易总,我们在收购一些,或者说看一些品牌公司的时候,更愿意接触哪一类品类呢?
杨凡易:总体来说,我们品类上还是非常灵活的,只要好产品,有好的供应链的话,在亚马逊上总体排名很不错的链接店铺,都会看。比较偏好的是产品迭代升级相对比较慢的,比如说像3C电子,我们看的机会不是特别多,或者是服饰,但是其他的像一般的家居品类、宠物、母婴,刚刚戴总提到的中国非常有优势的这些供应链方面的这些品类,我们都会看。
主持人(韦雯):好的,想请问一下张莉总我们在看一些出海品牌的时候,你会比较关注哪一类?
张莉:其实我觉得我们跟她们有很大不同,其实我们对产品做服务或者做升级的时候,我们今年有一个产品叫“倍增计划”,我们喜欢挑选在中国供应链尤其是华南供应链体系非常健全、非常发达的品类,包括3C电子类、移动出行类的或者是家电类的。他们在遭遇到瓶颈的时候,当他们要走向规模化的时候,走向规范化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一个帮助?这个是我们可能是在明年特别看重的项目。
其实我觉得真正中国的产品如果在未来的亚马逊或者是其他电商平台能够走出来的话,我觉得一定是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强大的研发,持续研发迭代能力。不能说一个产品一招鲜吃三年,在互联网世界里面是不可能的,不管你是哪个品类的产品,尤其是90后、00后之后,不会忠诚于一个产品好多年的。所以要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迭代能力,这是第一个;
第二,要有差异化。这个差异化的东西,就是要么你真的有供应链管控能力很强的成本差异化能力,这个更多的考验的是你工厂的基础或者制造业基础的能力了。另外一个差异化就是技术差异化,要在这个领域里面真正做到有不一样。其实在电商平台,尤其是在亚马逊,只要长得不一样,只要有不同的功能,只要让别人感觉我的体验不同,就会卖出不一样的价格。其实在亚马逊上,我们经过很多次的调研会发现,同样的参数、同样的功能,但就是因为长得不一样,带来的客户对价格的接受的差异就超过15%,这15%对于一个制造业来说太难能可贵了,这就是他们出海的动力跟他们消除在国内内卷的动力。所以我会觉得这个是它的第二个,就是你要有差异化;
第三,确实是我会觉得我们在座的投资人们特别应该去关注的,就是他们供应链的能力。这个供应链能力不是说他们的管理能力,而更多是他们的资金能力,其实这些企业很多他们有很优秀的团队,有很优秀的产品,但是苦于无奈,确实身外无物,身上就这点员工,有这点资产,银行拿不到钱,供应链公司的资金太贵了,剩下还有一些资本的钱,说句实话可能对赌的压力也好大。所以这一块上面,如果说我们在这个行业领域里面对这一块有所突破,将会看到非常多小众的、优秀的这种产品型公司冒出来,这个我觉得才是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新生力量。真正的基础设施,我个人认为更多的会被大的企业进入来取代,不管是物流还是支付,还是结算,这些都将是大佬们最终的舞台。
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在细分的产品上面、细分的服务上面去做文章,去做创业,去做死磕,这个时候工匠精神特别适用于此。
主持人(韦雯):刚刚会下也和吴总也作了一些交流,就是大的赛道是机会比较小的,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看的一些赛道的机会吗?
吴莹:我从两个维度来试着向大家分享我们的观察。刚刚嘉宾提到的观点,特别大的赛道,入场很难。我很同意。
电商的两翼是什么?是支付和物流。深入去看商业的本质,物流是一个capex重、资本和人力密集的行业。在这个领域做创业创新,对于大部分创业者都会有很大的挑战。
我们对支付也做了非常深入的调研。支付业务和云计算业务有相似之处,都是基础设施级的业务。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长期壁垒是规模。厂商会通过降价的方式形成高门槛和强规模效应。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如果要再去做支付这种有很高规模效应的创业,就需要找到破局点。
当然跨境还有很多好机会,尤其是在中国有系统化供应链优势的产业上。中国企业在和海外企业争夺产品定义权时,如果能够定义出解决用户需求痛点的好产品,一定能得到海外用户的认可。通过持续创新和迭代,也将为品牌带来长期的全球化积累。有效供给才能创造增量需求。
我们认为,创新企业的范式是:更先进效率+更多用户价值。全球化企业的创新范式是:更精准的用户触达与需求洞察能力+更好的产品定义能力+更高效的供应链组织能力。
跨境电商的未来是全球化企业之间的角力。中国企业将与海外企业共同竞争「产品定义权」。中国企业具有供应链优势、国际化的互联网能力和世界强国的文化自信,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机会。
主持人(韦雯):好的,我们今天交流最后一个问题,也就是大家认为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去把握刚刚各位所讨论的这些机会,无论是对投资人而言,或者是对创业者而言都可以,请各位作一个最后的分享。张莉总先开始?
张莉:好的。应该说跨境电商最终会走向品牌出海,如果说想要做品牌出海,就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如果说一个传统的品牌需要5-8年,那一个好的互联网产品的品牌,请你做好2-3年的准备,如果有这2-3年的准备,你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在互联网上面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有一定定义权的产品。所以在这个时候,其实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要有耐心,把自己做得更好。这里面我觉得你需要有耐心,你要有忍耐力,同时你要保持不断的清醒跟创新,这几点做到之后,我觉得就有机会。
戴琳琳:我可能先说对大部分的创业者来讲,我觉得机会最大的就是各个垂直品类的好的产品,其次把好的产品做出来以后的品牌化,我觉得大部分的中国跨境卖家其实卡在的并不是品牌上,而是还没有进入到品牌建设的层面。可能需要先把产品做出差异化,并能够建自己的供应链级产品级品类定义或者找到一个好的细分品类的这么一个机会,我觉得这一步如果你能够做好,加上你的耐心,加上你清楚的知道在全球化市场上你所在的细分品类你真正要对抗的人是谁,然后你的竞争优势在哪,以及你怎么持续构建你的竞争优势。
细分品类有非常多的机会,而且我今年接触了非常多我听都没有听过,但是它能够在欧美有一个一百亿的细分市场,可能就两个欧美的传统公司在做,这两家公司都成立了可能50年。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你通过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花3-5年,你有好的包括像亚马逊以及独立站等各种渠道,你能够撕开这里面大概10%的市场,我觉得我能看到这样的细分品类的机会可能有几十个。
所以我觉得这个机会对大部分的跨境电商传统的卖家,这个机会非常大,而且这个机会并不是说今年有明年就没有,这个窗口期还有10年、20年。我们不用着急,只要你找到了这个机会,然后利用你的比较优势,且持续愿意投入资金,投入供应链,投入人员,投入研发,没有3-5年你也不用去想市场10%。我们遇到的一些创业者,他们可能是熬了3年、5年,出了第一款爆炸型的产品,然后慢慢构建出来的竞争力跟壁垒,我觉得这个赛道耐心是最重要的。
其次,还有一个已经大的机会,就是全球化的数据服务,特别是针对于中国未来这批跨境电商从业者。
主持人(韦雯):谢谢各位的分享。如果各位在座的嘉宾或者是创业者有其他问题想与我们投资人以及我们SellerX的杨凡易作交流,欢迎我们会下交流,谢谢大家!
圆桌论坛:跨境电商创业投资新机遇漫谈|36氪跨境电商峰会就分享到这里,想看更多跨境电商论坛、跨境电商新闻资讯、跨境电商交流论坛就www.1212sj.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