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的运营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
但是,有些时候,即便你是个遵纪守法的卖家,你也不得不面对一些不良卖家向你发起的恶意攻击。
攻击的原因可能很简单,也许是你动了他的奶酪,也许仅仅是出于嫉妒于你的销量。
下面给大家说一下,作为亚马逊卖家,你通常都会遭遇哪些攻击。
1、辛苦拍摄的图片被盗用
亚马逊卖家的常规工作之一就是关注产品每天的关键词排名,有时候当你嵌入某个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时候,居然发现了跟自己产品一模一样的产品。
再仔细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花钱拍摄的一整套图片被别人盗用了。
相信大部分卖家看到这种情形,顿时就是气不打一出来了。
我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如何去投诉别人盗图,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怎样投诉盗图?
2、辛苦培育的产品被跟卖
这是属于新手卖家及无品牌备案的卖家经常遭遇的情形。
在进行了产品和店铺的品牌化升级后,基本上就不会再遭遇过这样的事情。
但在遭遇这些跟卖时,还是比较气愤跟难受的。
这些恶意跟卖者通常半夜出来,天亮之前离开,神出鬼没的去截流你的销量。
有些跟卖者在警告信后会有所收敛,有些职业的跟卖者根本不管什么警告信,甚至还会回信对你进行语言恐吓。
这样的事情现在依然还会出现在亚马逊平台,对没有注册品牌的新手卖家来说,碰到跟卖,还是会有很多人头疼不已。
在一些跨境论坛,吐槽跟卖的帖子比比皆是。
3、恶意差评review攻击
这种攻击的方式,到现在依然很常见。
当你找到一个蓝海类目,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可能会触及到这个类目原来的霸主的利益。
当时我们的产品一天来了10个一星差评,而且买家都是权重极高的账户,十个差评有7个是排在前面的。
这个时候还没完,第二天这些差评又突然被点赞几十个,大概就是下面的这种状态。
这一波操作下来,这条listing的首页都是差评,评分也降到了4分以下。
如他所愿,这条listing算是黄了一半了。
因为当时类目内的卖家只有几家,当时根据经验,锁定了一家。
在刚柔并进的邮件沟通之后,总算是平息了这一波攻击。
但是链接后来也是重新做的,那个10个高权重差评的威力,是在是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后来这类招数又有了变体,不但上差评,还会自问自答的去上负面QA,让产品的整个listing页面都充满了负面的信息。
缺德的手法在不断升级
4、对产品进行恶意投诉
这种方式非常的恶劣,能瞬间让一款热销的产品直接下架。
众所周知,亚马逊在常规的检测中,基本都是依靠亚马逊算法机器人来进行。
很多不良卖家就是抓住了这一点,组织大量的买家账号进行下单,然后在下单后留下差评。
这还没有进行到关键一步。
关键从操作是故意在差评中留下诸如“caught fire”、“big hazard”、“insecticide”等超级敏感词语。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亚马逊系统误认为你这是一款存在严重问题的产品而下架。
下架之后的审核也是非常麻烦,不但要提供杂七杂八的资料,还要盼望着那忽高忽低的通过率能保持正常。
5、恶意劫持并篡改listing
这种攻击主要来自于VC卖家账号的持有者,通过对其他卖家listing的控制,来达到篡改并占据listing的目的。
记得在三四年前,跨境圈有一篇阅读量达到几十万的文章,说的就是某位老实本分的卖家被VC账号恶搞,最后被逼的公司倒闭的真实故事。
这种攻击我们在前年遭遇过两次,运营人员一早到公司,就发现热销的listing,突然被更改了五行和产品描述。
不过我们的运气好一点,在多次的沟通和投诉之后,我们最终拿回了listing的编辑权并锁定了listing。
不过也对销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随着亚马逊对VC账号管理的规范化,这种手法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6、窜改产品为成人用品
这种方式和上方的方式是如出一辙。
成人用品,是亚马逊上的隐秘类目,不能打广告,消费者也看不到推广。
一旦你的产品被改为了成人类目,就以为这产品“凭空消失”了。
如果你的产品突然之间在前台搜索不到了,那就要检查一下是否已经被对手改为了成人类目。
除了对手恶搞,亚马逊也经常会产生误判。
之前就有卖家销售按摩棒,因为用词欠妥,被亚马逊误认为是“情趣按摩棒”,将产品强制列为了成人类目。
一旦出现上述的情形,要尽早开case联系客服团队进行处理。
恶搞的手法很多,绝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类型。
卖家在遭遇这些攻击时,要沉着冷静,当机立断,采取正确的方法,避免给自己的李listing带来伤害。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带给你一点点收获。
(来源:跨境老鸟Mike)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1212商机网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