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旺季来临,广告更加烧钱?

1212sj 跨境电商创业评论3字数 1516阅读5分3秒阅读模式

亚马逊旺季来临,广告更加烧钱?

据Loop Capital的数据,亚马逊在过去12个月里产生了224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65%,这是Snap、Twitter、Roku和Pinterest的93亿美元总收入的2.4倍。此外,亚马逊广告业务增长速度是这些平台的1.4倍。

刚刚过去的5月,亚马逊的广告费率同比增长了50%多。这意味着亚马逊日益提升的盈利能力还将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Prime Day夏季促销活动期间,以及年底的圣诞购物旺季期间。

为什么要做亚马逊的站内广告呢?

付费的站内广告,可以提供多种方式将产品展示到客户面前,从而获取更多的流量,最终达到产生订单和转化的目的。

在美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实体店进行购物的时候,都会在亚马逊上进行比价,所以亚马逊网站有足够的流量,广告可以分给产品更多的流量,使其展示在更好的位置,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广告的位置是很关键的,是实现更多销售基本保障。亚马逊的站内推广的广告按点击收费,广告形式是可控的。

不过,研究机构 Marketplace Pulse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 5 月份,亚马逊搜索广告的每次点击费用(cost per click)为 1.16 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 75 美分。这使得亚马逊每次售出的平均广告费用达到了产品价格的 30% 以上,高于一年前的约 20%。

业内人士称,尽管亚马逊的广告费率在提高,但与 Facebook 旗下 Instagram 和谷歌等其他数字营销形式相比,选择亚马逊仍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因为亚马逊平台上的购物者随时都可能购买。该业内人士称:“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亚马逊是为我们的产品带来流量的最有效、最有利可图的方式。”

亚马逊旺季来临,广告更加烧钱?

卖家做站内广告之前,一定要了解一点,你的广告可以在以下国家显示。

亚马逊广告在这些地方展示:一般在搜索页面的下方,顶部、商品的详情页、移动端等。做亚马逊站内广告的卖家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亚马逊旺季来临,广告更加烧钱?

亚马逊旺季来临,广告更加烧钱?

庞大的第三方卖家群体,在亚马逊上销售的类目不同,卖家需提前了解哪些类目可以做广告。

开始做广告之后,卖家要提前设置好广告的预算。

亚马逊旺季来临,广告更加烧钱?

商品推广产品策略,并不是所有产品做广告的效果都是很有成效的,以下产品更适合做站内广告。

要想做亚马逊的站内广告,同样需要了解亚马逊在站内投放广告的两种方式:

什么是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

1、自动广告

概念:是由系统推荐的,默认的匹配类型是广泛匹配。

位置:亚马逊主搜索页面以及listing详情页、Today’s Deals页面、Browse浏览界面。

2、手动广告

概念:亚马逊手动广告俗称cpc,是用户通过搜索关键词,在亚马逊上精准定向展示商品的广告形式,按实际点击次数收取费用。

位置:在亚马逊搜索框之内搜索相关关键词之后,亚马逊展示的结果中带sponsored标志的广告位。

亚马逊自动广告和手动广告的区别

(1) 自动广告是优先于展示在别的详情页内的广告推荐的;手动设置关键词的广告是优先通过顾客搜索关键词展示出来的。

(2)自动广告设置简单,曝光量大,广告成本也偏高 ; 手动广告,设置中需要添加广告关键词,且并一定带来预期流量和销量。

(3) 自动广告的广告位优先展示在相关Listing的详情页面中间位置,其流量的来源往往经由其他相关Listing页面导入;手动广告因为在投放中设置了关键词,曝光和流量的来源优先会由这些关键词直接导入。

新手卖家选择自动广告还是手动广告呢?

很多卖家新品上架后,在没有评论、没有权重、没有出单,且急需流量的注入时都会开启亚马逊广告投放,这个时候首选当然是站内广告,尤其是自动广告。

很多亚马逊卖家称,旺季来了广告更加烧钱了,广告费一天天的增加却不见出单,建议各位,回头再看下亚马逊站内广告的“套路”,稳扎基本功,才能打得一手好广告。

(来源:Jackson跨境智多星)

如何判断我们亚马逊站内的广告效果? 跨境电商创业

如何判断我们亚马逊站内的广告效果?

检查站内广告的效果,包括几个参数:曝光、点击、转化率。对于卖家来说,必须同时关注这些参数的变化。 如果一个广告设置后曝光率低,影响因素就逃不开两个方面:出价太低,优化太差,出价太低,往往首当其冲。这个...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