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大数据选品
目前的跨境选品现象,基本上每家跨境电商公司都会有1种以上的选品工具,造成现象就是使用工具选品的公司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依赖这种工具选品方式,根据设置的种种筛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帮助卖家选择自己想要参考的竞争对手产品。
目前亚马逊电商行业,数据化选品盛行的原因,确实是因为卖家太多了,在这个高效率高竞争下跨境形势下,大家都急需抄款神器,急需出产品,也就造成大家路越来越窄,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往往一个刚上架的热销新款,会伴随着非常多的同款,最终又会演变成价格战。
那为什么要抄款?坦白讲,走别人走过的路,卖别人已经卖起来的产品,用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文案,更炫的图片去抢市场,确实是最稳妥的选择。只是从长远来说,这条路应该是越来越窄的,因为行业洗牌已经很明显了,当你可对标参考的卖家越来越少的时候,其实越依赖你的自主创新决策。
大数据下的市场容量可能是一个陷阱
在数据化选品的概念下,对一个产品的评估,最主要的指标是两个,一是市场容量,二是竞争程度。
竞争程度就是有没有人垄断,程度如何,某一个市场有多少个品牌在卖,根据当前现有销售数据的占比如何,上架时间分布如何,最终希望的结论是“我的新品做这个市场有没有机会”。
市场容量的判定,倒是花了我很多的思考时间。
日常工作,我也常常会被问道,市场容量如何确定,往往大家普遍的参考标准是,市场销量、产品数量,市场需求等标准框架下判断,我给到建议是精准化你要做的这款产品,对标其相同使用场景下可以做的所有产品,和你想做的这款产品同款或相似款的销售总量,就是你产品的市场容量。
即:同一场景内和你想做的产品相互可替代的产品的销售总和就是你的市场容量。(各大软件都有参考数据)
这个方法其实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也基本能解决当前工作的主要问题。
但细想便知,由于竞品在变化,市场在变化,过去的数据可能只能代表过去,我们的产品要做的是未来。由于动态化的原因,把过去的销售数据,作为未来市场容量的参考,可能出现很大的错误,原因是爬虫软软件都是具有一定延迟性和误差范围,参考的依据也是过去的市场,这便是数据化选品的通用痛点,也是大数据选品主要的陷阱所在。
后果嘛,要么错过产品机会,要么滞销严重。
(来源:Davids聊选品)
评论